[心得] 現在報導年輕人買不起房屋心得

現在那些很遠的地方也漲翻天了

作者: wegary (wegary) 看板: home-sale
標題: Re: [心得] 現在報導年輕人買不起房屋心得
時間: Fri May  2 11:24:11 2008

我覺得很奇怪
為何一堆人非得要住在 “台北市精華+捷運站” 旁不可  然後再來罵房價太貴呢?

房價貴不貴  本身就取決於供需問題阿
就算一堆人罵了老半天
今天幾個有錢人或是投資客就有本事敢出價要買台北市某捷運站旁邊的所有物件
那麼該區房價就這樣一定會被拉抬上去
難道因為為了一些窮人想買  就不准這些人出高價買嘛?

資本主義就是會有這樣的現象  有沒有這個資格進入這個門檻
就是比誰錢多  這也是唯一的門檻的標準

身上沒有那個經濟能力
沒有那樣的屁股跟腸胃  就不要硬吃那個瀉藥又抱怨拉的很痛苦

“台北市精華+捷運站” 買不起又沒關係
台北市還不是有不少便宜的地方
像台北市文山區  北投區  萬華區  大同區  沒捷運的地方
花個十來萬買兩台帥氣一點的機車來騎
這些地方的房價+30年兩台機車的所有費用(包括汽油跟換機車)
相對比”台北市精華+捷運站”房子總價還是便宜很多
搞不好還免費贈送10年的伙食費

如果台北市也買不起
那也可以考慮台北縣有捷運的地方阿
嫌板橋中永和太貴人口又爆多擁擠
那可以考慮像土城的海山站  永寧站  周圍附近阿…

住在關渡  竹圍  紅樹林  淡水  等捷運站周圍  上下班搭捷運也不會太久阿
那邊週圍房價也不會太貴  機能步調也比較休閒一些 上下班通勤不會超過40分鐘
為何就不去考慮呢?…

住在土城的海山或永寧捷運站附近  一坪頂多二十幾萬
每天搭捷運去台北市上班  也不會超過30分鐘
搞不好還比住在台北市某些沒捷運站附近通公車還快

況且土城還有土城工業區  又有北二高土城交流道
如果以後不在台北市工作
或許也可以找土城工業區的工作機會  未來也有捷運頂埔站(正在動工)
或者其他縣市的工作機會
(有二高交流道  到哪個縣市都開車便利快速 例如到新店的工業區或桃園龍潭科技園區)

如果還是認為土城太貴  淡水又太冷
那可以考慮林口阿  一坪才十來萬
就找找機場捷運站預定地周圍的房屋買下來
以後每天搭機場捷運到台北市上下班
林口又有兩個交流道出口
林口本身又在桃園龜山旁邊
有龜山工業區跟華亞科技園區  等等不少工作機會
萬一以後台北市的工作被fire掉  還有這地方工作機會可以找

如果認為林口潮濕機能不佳
那可以再往西邊移動尋找阿
像桃園蘆竹那邊以後也有兩個機場捷運站  果林跟山腳
果林站那附近也有成群的住宅區  距離南崁又不遠  卻又沒有南崁的車多跟吵雜
那邊房價又比林口更便宜…還可以買透天的  空氣又好  又安靜
山腳那邊也是一堆公司(工作機會)

如果還是不爽這些地方
樹林火車站也可以考慮  山佳那邊剛好是台鐵東部的調度站跟機務段
所以班次不少  好幾台太魯閣的出發站
電聯車到台北市  也才20分鐘  自強號也不到15分鐘

如果認為樹林那邊機能不夠好  又很貴
那可以考慮桃園市  桃園縣市本身也一堆工作機會
房價平均一坪才十多萬  甚至更低
剛好桃園介於台北跟新竹之間
台北  桃園  新竹 這三處都有不少工作機會
住在桃園  往台北往新竹都很方便  往這兩處去  火車都在45分鐘內到達
開車也都一定在一小時內到達
即使以後被fire掉  還有很多本身近距離(桃園)的地方可以找尋工作
物價又比台北跟新竹便宜  房價也比台北新竹便宜
機能比林口三峽土城五股還好
唯一缺點就是往台北往新竹的通勤時間會比住樹林土城等等稍微多一點點

以上  大概會有一堆網友會跳出來罵說: 建議那堆鳥地方  是要害人房價不易漲嘛?
我是認為  以上言論跟建議是針對買屋自住的
房子就是要買來住的爽  有品質
如果你打算好好一輩子住著  那漲價對你來說有何屁用?
漲價了  然後把房子賣掉  然後呢?  你又變成沒房子住了
所以又要花更多錢去買漲更多的新房子來換屋住?…這樣有爽到??

有腦袋的人都知道  每次某地段突然媒體跟建商在炒作時
請問何者漲最多?
還不就是預售屋跟建商剛蓋好的新成屋阿!!!!
中古屋永遠只能落後追著建商的房子跑
真正受益最多的還不就是建商  其次才是投資客  自住中古屋獲利其實不會比前兩者多
南港被炒作到有預售屋成交價一坪七十幾萬
那南港周邊的中古老房子呢??  有人敢開40萬嗎?…沒有嘛…

萬華的某預售屋大型建案成交價一坪五十萬
那該建案周邊的中古老房子呢?  有人敢開一坪35萬然後會有人買嘛?…還是沒有嘛…

今天花了大把銀兩拼命貸款買下大安區35年又破又小可能又會漏水的老公寓
等到10年後哪天真的還清貸款  真的想要好的居住品質而打算換屋時
賣掉大安區的45年破公寓  假設大安區又上漲了很多
賣掉後拿到好多錢  好爽
結果住大安區住久了  喜歡這裡的品質  於是跑去看大安區同樣地段的新建案
打算說  終於一吐怨氣了  終於四十幾歲可以買較大坪數新房子了
最後會發現到  大安區的新建案又漲更多
看來賣掉老公寓的價格還遠遠不足夠買同地段的新建案
又要再貸款個10年
請問這樣是賺還是賠?
真的有比較爽??

我認識幾個投資客  很有趣的事
這幾個投資客大多都是本身住在大家眼中的鳥地方
例如  汐止  林口  桃園  三峽  …等等都有
他們專門投資台北市的房子  怎麼買怎麼賣都賺
但是他們並不會去住台北市
問他們為何不住…
他們笑笑者說: 台北市的房子不適合我們住   只適合當物件去投資買賣

一堆人都只想居住或擠在台北市
這對一個國家的規劃當中  並不是一個良好的現象
商業地區本身就應該是純粹商辦工作跟商業店面等等
而真正良好品質的居住應該是位於商業低區周邊的郊區
這也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生活品質…
像美國就是發展這樣的現象…
如果認為林口三峽桃園距離台北太遠  那可以去參考其他比我們更先進的國家
會把這種距離當成遠的人  我只能說  真的不適合移民到美國或其他國家

當然
這也不能怪罪沒錢卻又想硬買台北市的人
會想買台北市的人
不外乎就是台北市商場多 學區競爭力高  房價不容易跌  工作機會多  建設多  福利多

我想政府也得負相當大的責任
要防止台北市房價太貴
搞啥補貼買房補貼政策還是啥租金補貼政策真的都是一種看短不看遠的方法
也會讓國家財政日益負擔
甚至如果打壓房價  搞台北市國宅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治標  都不是個正確的方向

真正治本的方法就是
1.強化周邊聯北  聯竹  聯中  聯南 等軌道交通建設
強化軌道運輸並不是說一定要花大錢蓋捷運
而是至少要改善軌道運輸目前的劣幣

例如 基隆往台北的列車應該強化密集度跟加快車程  而不是像現在越跑越慢
     如果說  基隆到台北花不到35分鐘  而每5分鐘就有一班車
     (80年前日治時代的蒸氣火車在基北的排點就不超過30分鐘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
      所以按照現在時代的進步  做不到只能說政府跟交通部以及台鐵都該檢討)
     這才是真正的台鐵通勤捷運化
     我相信就會有達到居住人潮分流台北市的效果
     同樣的  沿線地區的汐止也是一樣立即受惠

     苗栗往新竹  桃園往新竹往台北
     也是同樣強化運輸

     甚至這樣建構下  很多新婚年輕人我看也不需要額外買房子了
     每天住家裡  花不會太長的時間通勤去工作
     晚上跟父母共享天倫之樂  還可孝順父母  照顧年邁生病的父母

     這種情況下  如果媽祖婆還是吵著要搬出去要買房子買台北
     那就換掉吧

2.各縣市的招商跟建設不應過度集中
我認為目前現階段資源過度集中某些縣市  導致某些地方工作機會太多
別的地方工作機會又太少
這也是衝擊某區房價的主因
並不是一個良好的現象
試想如果北 中 南 都有一定比例的工作機會
我相信很多中南部的學子  也不會想要非得一定要在台北或新竹找工作不可
當然  目前國家的確政策也有朝這方面來走
例如  中科  跟  南科  以及  高雄  等等
住彰投中的  可以找找中科的工作機會  搭配1.當中的聯中運輸強化
何必還要硬住台北?
住雲嘉南的  可以找找南科的工作機會  搭配1.當中的聯南運輸強耗
何必還要硬住台北?

當然前提是  1.跟2. 兩點必須同步進行

把1.跟2.等配套措施做好  這才是全民之福  才是真正治本良策

不過如果1.跟2.這方面給做好的話
按照台灣目前有將近上百萬的餘屋看來  倒楣的反而是建商了…

※ 引述《ILoveRiva (天下至柔莫若水)》之銘言:
: 推 Matsui:這篇說的不無道理,但是錢不夠的時候,您覺得應該買台北兩   05/01 11:58
: → Matsui:房還是去林口三峽買三房呢?希望聽聽您的看法               05/01 11:58
: M大這兩句話完全切中市場想法 !
: 我之前待的公司,許多同事跟您的想法一模一樣。
: 他們手頭上抱著大約100多萬的自備款,想買7-8百萬的房子,
: 然後都想在台北市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