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reatest (逐夢旅人) 看板: p_Greatest
標題: note
時間: Mon Mar 12 23:11:27 2007
柏金森定律 Parkinson theory
開始成長的團體─人員增加、辦公室加大、使用設備添設更新後─也開始降低整體成效。
原來的工作被細分為更多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員來處理,中間階級變多了,相關單位變
多了,需要開的會變多了。然而,會議的結論變多了,團體的目標也模糊了。
80/20定律
義大利經濟學者Pareto(即經濟學派瑞圖最佳境界Pareto optimality的發明者 )所發現。
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而這是可預測的事 實,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會重複出現
,他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國度都見到這種現象。典型的模式顯示,百分之八十的產出,來自
於百分之二十的產入;百分之八十的結果,歸結於百分之二十的原因;百分之八十的成績
,歸功於百分之二十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的努力,是與成果無關的。
墨菲定律 Murphy’s law
Edward A. Murphy於1949年發明,他是愛德華空軍基地的工程師。他發現同仁總是會把
加速計的固定器裝反,因而脫口而出他的觀察。這句名言被受試者在記者會上引述,很快
在航太工程研究者之間散播開來,並陸續有人加上新的法則。直到 1958年,「莫非定律
」正式被列入韋氏字典(Webster’ s Dictionary)。
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簡單來說,錯誤是世界的一部份
零合遊戲 zero-sum game
經濟學博奕理論(Game theory)中的概念,在兩人遊戲裡有輸有贏,勝者全拿,一方所贏
正是另一方所輸,遊戲的總成績永遠是零。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 「零
和遊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從個人到國家
,從政治到經濟,似乎無不驗證了世界正是一個巨大的「零和遊戲」場。
破窗理論 Broken window theory
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
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
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
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經濟上則產生”外部性 “效果。
路徑依賴
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 “的)就
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某一路徑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人們過
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選擇。好的路徑會起到正回饋的作用,通過慣
性和衝力,產生飛輪效應而進入良性迴圈;不好的路徑會起到負反饋的作用,就如厄運迴
圈,可能會被鎖定在某種低層次狀態下。
刺蝟法則 Hedgehog’s law
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刺得對方怎麼也睡不
舒服。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又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
刺蝟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體溫又不至於被扎。
「刺蝟」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領導者要學會運用「刺蝟」法則,保
持與下屬適當的關係,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把自己混同於下屬,彼此不分。
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
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搧動
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州引起一場龍捲風。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蝴蝶效應」反映了
混沌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徵: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
經典動力學的傳統觀點認為: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條件的微小
變化對未來狀態所造成的差別也是很微小的。可混沌理論向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混沌理
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
其巨大的差別。
畢馬龍效應 Pygmalion Effect
心理學名詞,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羅聖索爾(Robert Rosenthal)與傑柯布森(
Jacobson)兩人於 1968年所作的研究而來。他們對學校裡一群6~12歲的兒童做智商測
驗,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告訴老師們實驗組的孩子們智商比較高,老師因此設計
較為艱難的課程給這些智商比較高的孩子,也花比較多的時間回答孩子們的問題,教學更
為認真。一年後這些孩子的智商分數果然都增加。這說明了老師期待學生會有比較好的課
堂表現,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教學態度與方法,學生經由這樣教學方法的刺激,智商也真的
增加,形成良性循環。
月暈效應 Halo effect
所謂以偏蓋全,就是一個人表現好時,大家對他的評價遠遠高於他實際的表現,反之,一
個人表現不好的時候,別人眼中所認為的差勁程度,也會遠大於他真正差勁的表現。
斯德哥爾摩症侯群
其特徵是認知扭曲,致使處於人質地位的受害人及其扣押者之間產生相互認同。這種關
係是人類求生天性的表現,有助於受害人適應困境。
—
[1;32m※ Origin: [33m土匪.山寨 [37m<bbs.techarea.org / poorman.twbbs.org> [m
[1;31m◆ From: [36m221-120-37-15.dynamic.hinet.net [m